營收不振! 台灣128間百視達要收攤!!! - 影音

By Lydia
at 2006-12-15T03:52
at 2006-12-15T03:52
Table of Contents
※ 引述《monlin (看照片像坐時光機尋寶)》之銘言:
: 其實,如果是這樣子...吃虧的還是消費者
: 過去亞藝最主要的對手還是百視達,不論是促銷還是片子、租片規則
: 都是以百視達為主要的對手,其他的什麼小店、小連鎖店
: 都還不放在眼裡。
: 亞藝比起百視達有太多的利基了,光單是片子的成本就比百視達還便宜
: 以及與片商之間的關系都十分的密切呀(光看得利與中環的關系就不難看出)
: 所以,不論是租片的價格還是促銷,百視達幾乎都是一路被追著打。
百視達將被併購的謠言始終沒斷過,
自從數年前百視達全面退出香港後,
人們一直不停臆測,
只是對象都是亞藝。
但亞藝若要併購百視達有個實際困難,
就是當初兩家競爭太過激烈,
常常把店面開在彼此附近,
若兩家合併為一,可能就要關閉許多分店。
至於這次大手筆接連買下蕃薯藤、台灣新浪跟百視達的網路數碼,
它旗下的時代娛樂最近不僅簽下了環球線的DVD,
也攬下包括龍祥及一些小片商的總經銷權,
不久後也會有《大家來我家》的院線發行,
動作頻頻地顯露出他們對進軍DVD與電影圈的企圖心。
隨著部份八大片商在家庭娛樂這塊的抽手,
以及巨圖轉而朝向線上下載的方向探路,
未來勢必會形成 得利+亞藝 vs 時代+百視達 兩大陣營對決的形勢。
: 現在百視達雖然被併了,但亞藝的確是市場上看起來是最大的通路連鎖。
: 最主要的對手被擊倒了,下一個誰遭映? 萬視通嗎? 還是零散的出租店?
: 不過放遠未來…,我看傳統像這種影集出租店的生命我看也差不多了
: 目前華納、Sony也會提供了線上下載電影、影集的方式,省下了不少
: 實體通路的費用,光是省下傳統管銷成本,如店租啦、人力啦以及零
: 零總總的費用就省下不少錢,而日後市場上應該只會留下幾種產品
: 1:較精緻的影集實體包裝
: 2:線上電影下載點數卡
: 這不只是電影影集,連唱片業早就開跑類似的制度,差別在於目前唱片
: 沒有出租,同時也僅供線上收聽(噓~~~ 別跟IFPI說你有辦法抓下來並且
: 傳到你的MP3/iPOD上面聽)。
百視達沒有被擊倒而消失唷,只是被併購而已。
電影合法下載不比音樂下載,
因為後者的優勢便是可以化整為零,
把一張三、四百元的專輯切割成數十元的歌曲,
既可以單獨挑選自己喜歡的歌曲,
若以試聽意味下載一、兩首來聽看看,
也花不了幾個錢。
但電影則不然。
它很難被切割(除非是影集),
檔案大、下載時間也較久,
音樂線上下載的優勢它完全沒有。
再說音樂下載的機制雖在國外已蛻變成熟,
但電影下載則才剛剛起步,
更甭說國內連音樂合法下載都尚未起步呢。
: 現在電影、影集出租就我來看已經算是夕陽產業了,盜版打擊也不是這
: 兩年的事,不要說出租了,就連國內尚未上映的電影網路早就滿天飛了
: ,而目前電影業倒不會影響到過不下去,乃是他有無可取代性,到底在
: 家裝配家庭劇院的人少之又少,好的音響組早超過一台50吋電漿電視或
: 更大,就算你電腦有了盜版電影,哪怕品質再好,也沒辦法滿足你進大
: 戲院的感官剌激。盜版有沒有影響? 當然有,只是沒有像這種出租產業
: 影響那麼大。有了盜版,大多數的人還會花錢去租嗎? 我相信會買,但
: 絕對不會花大錢去租,除非品質差到難以接受。
: 那,到底還能撐多久? 我個人覺得了不起五到十年吧,就算很久了。
: 為何認為五到十年? 現在市場上的消費者,都算以年紀稍長的居多,年
: 青人根本很少會到出租店去租回來看,因為網路上都看得到,哪還要花
: 錢租,那又為何還是有人去租? 因為自己不會抓。
DVD的存在很大一部份便是為了中高齡的觀眾,
因為他們並不願意去戲院裡跟年輕觀眾一起人擠人、搶首映,
也有家累子女讓他們無法晚上在外看電影;
相對來說,同樣看一部電影,
與其花上三、五百元進戲院,
只要同樣的價格(出租甚至花費更少)便能全家大小一起坐在客廳觀賞,
無疑更適合家庭族群的消費者。
但相比於網路,
DVD在操作上對這些不習慣科技產物的父執輩來說,
又是挑聲道字幕、又是花絮彩蛋的,
就已經太過於繁複艱澀,
(這便是為什麼日本人還是喜歡操作簡單的VHS)
要他們上網到處找BT種子實在太過強人所難。
對很多不知其門而入的年輕觀眾來說,
有時去出租店逛個一圈可能比找下載還快上許多,
幾百塊對上班族來說也不是什麼大錢,
所以DVD必然還是有其存在意義。
: 對了,就是這一點,若再過五到十年的發展,愈來愈多人會使用網路科
: 技去達到這方面的需求,雖然抓盜版還是得要技術吧,不是每個人有電
: 腦連上網路就能抓得到,不過我相信即便沒有盜版,線上合法下載的制
: 度也漸趨成熟,而其他替代性產品像是TiVo等產品提供了更方便的觀看
: 習慣,第四台播放影集搞不好都還比出租店快上許多(目前也的確如此
: 也還有更多第四台播放的影集是租不到的) 。到底市場上還有多少消費
: 者願意花大錢去租? 我覺得很不樂觀。
--
─Hail★to★the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╭══╮ ╭═ ╭═
║ ║║ ║ ║ ║ ║
║ ★ ║║ ║ ║ ╬═ ╬═
║ ║║ ║ ║ ║ ║ http://HailtotheQuiff.com/
─╰══╩╰══╯ ╩ ╩ ╩ 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--
: 其實,如果是這樣子...吃虧的還是消費者
: 過去亞藝最主要的對手還是百視達,不論是促銷還是片子、租片規則
: 都是以百視達為主要的對手,其他的什麼小店、小連鎖店
: 都還不放在眼裡。
: 亞藝比起百視達有太多的利基了,光單是片子的成本就比百視達還便宜
: 以及與片商之間的關系都十分的密切呀(光看得利與中環的關系就不難看出)
: 所以,不論是租片的價格還是促銷,百視達幾乎都是一路被追著打。
百視達將被併購的謠言始終沒斷過,
自從數年前百視達全面退出香港後,
人們一直不停臆測,
只是對象都是亞藝。
但亞藝若要併購百視達有個實際困難,
就是當初兩家競爭太過激烈,
常常把店面開在彼此附近,
若兩家合併為一,可能就要關閉許多分店。
至於這次大手筆接連買下蕃薯藤、台灣新浪跟百視達的網路數碼,
它旗下的時代娛樂最近不僅簽下了環球線的DVD,
也攬下包括龍祥及一些小片商的總經銷權,
不久後也會有《大家來我家》的院線發行,
動作頻頻地顯露出他們對進軍DVD與電影圈的企圖心。
隨著部份八大片商在家庭娛樂這塊的抽手,
以及巨圖轉而朝向線上下載的方向探路,
未來勢必會形成 得利+亞藝 vs 時代+百視達 兩大陣營對決的形勢。
: 現在百視達雖然被併了,但亞藝的確是市場上看起來是最大的通路連鎖。
: 最主要的對手被擊倒了,下一個誰遭映? 萬視通嗎? 還是零散的出租店?
: 不過放遠未來…,我看傳統像這種影集出租店的生命我看也差不多了
: 目前華納、Sony也會提供了線上下載電影、影集的方式,省下了不少
: 實體通路的費用,光是省下傳統管銷成本,如店租啦、人力啦以及零
: 零總總的費用就省下不少錢,而日後市場上應該只會留下幾種產品
: 1:較精緻的影集實體包裝
: 2:線上電影下載點數卡
: 這不只是電影影集,連唱片業早就開跑類似的制度,差別在於目前唱片
: 沒有出租,同時也僅供線上收聽(噓~~~ 別跟IFPI說你有辦法抓下來並且
: 傳到你的MP3/iPOD上面聽)。
百視達沒有被擊倒而消失唷,只是被併購而已。
電影合法下載不比音樂下載,
因為後者的優勢便是可以化整為零,
把一張三、四百元的專輯切割成數十元的歌曲,
既可以單獨挑選自己喜歡的歌曲,
若以試聽意味下載一、兩首來聽看看,
也花不了幾個錢。
但電影則不然。
它很難被切割(除非是影集),
檔案大、下載時間也較久,
音樂線上下載的優勢它完全沒有。
再說音樂下載的機制雖在國外已蛻變成熟,
但電影下載則才剛剛起步,
更甭說國內連音樂合法下載都尚未起步呢。
: 現在電影、影集出租就我來看已經算是夕陽產業了,盜版打擊也不是這
: 兩年的事,不要說出租了,就連國內尚未上映的電影網路早就滿天飛了
: ,而目前電影業倒不會影響到過不下去,乃是他有無可取代性,到底在
: 家裝配家庭劇院的人少之又少,好的音響組早超過一台50吋電漿電視或
: 更大,就算你電腦有了盜版電影,哪怕品質再好,也沒辦法滿足你進大
: 戲院的感官剌激。盜版有沒有影響? 當然有,只是沒有像這種出租產業
: 影響那麼大。有了盜版,大多數的人還會花錢去租嗎? 我相信會買,但
: 絕對不會花大錢去租,除非品質差到難以接受。
: 那,到底還能撐多久? 我個人覺得了不起五到十年吧,就算很久了。
: 為何認為五到十年? 現在市場上的消費者,都算以年紀稍長的居多,年
: 青人根本很少會到出租店去租回來看,因為網路上都看得到,哪還要花
: 錢租,那又為何還是有人去租? 因為自己不會抓。
DVD的存在很大一部份便是為了中高齡的觀眾,
因為他們並不願意去戲院裡跟年輕觀眾一起人擠人、搶首映,
也有家累子女讓他們無法晚上在外看電影;
相對來說,同樣看一部電影,
與其花上三、五百元進戲院,
只要同樣的價格(出租甚至花費更少)便能全家大小一起坐在客廳觀賞,
無疑更適合家庭族群的消費者。
但相比於網路,
DVD在操作上對這些不習慣科技產物的父執輩來說,
又是挑聲道字幕、又是花絮彩蛋的,
就已經太過於繁複艱澀,
(這便是為什麼日本人還是喜歡操作簡單的VHS)
要他們上網到處找BT種子實在太過強人所難。
對很多不知其門而入的年輕觀眾來說,
有時去出租店逛個一圈可能比找下載還快上許多,
幾百塊對上班族來說也不是什麼大錢,
所以DVD必然還是有其存在意義。
: 對了,就是這一點,若再過五到十年的發展,愈來愈多人會使用網路科
: 技去達到這方面的需求,雖然抓盜版還是得要技術吧,不是每個人有電
: 腦連上網路就能抓得到,不過我相信即便沒有盜版,線上合法下載的制
: 度也漸趨成熟,而其他替代性產品像是TiVo等產品提供了更方便的觀看
: 習慣,第四台播放影集搞不好都還比出租店快上許多(目前也的確如此
: 也還有更多第四台播放的影集是租不到的) 。到底市場上還有多少消費
: 者願意花大錢去租? 我覺得很不樂觀。
--
─Hail★to★the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╭══╮ ╭═ ╭═
║ ║║ ║ ║ ║ ║
║ ★ ║║ ║ ║ ╬═ ╬═
║ ║║ ║ ║ ║ ║ http://HailtotheQuiff.com/
─╰══╩╰══╯ ╩ ╩ ╩ 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--
Tags:
影音
All Comments

By Faithe
at 2006-12-16T08:38
at 2006-12-16T08:38

By Brianna
at 2006-12-21T04:54
at 2006-12-21T04:54

By Carolina Franco
at 2006-12-26T02:41
at 2006-12-26T02:41
Related Posts
營收不振! 台灣128間百視達要收攤!!!

By Hedwig
at 2006-12-14T20:44
at 2006-12-14T20:44
美國買的VHS台灣錄放影機能看嗎?

By Hedy
at 2006-12-14T17:26
at 2006-12-14T17:26
請問有人能幫忙協尋香港發行的二手VCD嗎?

By Enid
at 2006-12-13T02:31
at 2006-12-13T02:31
金馬動畫-彼得與狼DVD亞洲首賣

By Lucy
at 2006-12-12T15:14
at 2006-12-12T15:14
請問下檔後多久可以發行DVD??

By Jack
at 2006-12-12T03:08
at 2006-12-12T03:08